新加坡监管收紧 Web3项目何去何从

robot
摘要生成中

Web3项目面临新加坡监管新规挑战,何去何从?

近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正式发布了对《支付服务法》下"数字代币服务提供商"(DTSP)制度的最终监管回应,并宣布将于2025年6月30日全面实施,不设缓冲期。这一政策不再是试探性质,而是明确表示:未获牌照者不得从事任何Token相关业务,无论客户位置或业务是否链上化。

表面上看,这是针对代币服务的新牌照要求,实则是对Web3项目运营逻辑的一次结构性重构。

大恐慌?!新加坡DTSP新规冲击之下,Web3项目能去哪里?

监管新规的深层影响

DTSP的推出标志着MAS正试图对"代币服务"这一广泛概念进行系统性重构,并以法律形式划定边界。"代币服务"不再局限于Token发行,而是涵盖了项目方可能涉及的各类行为,包括发行、宣传、交易、转移、托管、OTC撮合,乃至提供技术或运营协助。

关键变化在于,MAS放弃了以注册地或链上部署为合规判断依据,转而关注"人在哪里、业务行为在哪里"。这意味着,即使合约部署在链上,系统在云端,客户遍布全球,只要团队常驻新加坡并推进Token相关业务,就可能被视为"在新加坡营业"。

MAS对DTSP发牌持"极度审慎"态度,仅适用于极少数申请人。这不是简单的牌照竞标,而是针对项目治理结构的主动筛选。缺乏角色隔离、资金路径不清、责任划分不明的Web3项目架构,在这轮清场下将失去生存空间。

项目迁移的困境

面对新加坡的监管收紧,许多项目方首选香港作为迁移目的地。然而,香港的监管并非宽松,而是另一种结构化监管体系:

  1. 交易平台需持牌运营,受证监会监管,要求建立完善的合规机制。
  2. Token发行尚无专项法律,但未来可能收紧。
  3. Web3项目落地主要聚焦于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等少数领域,其他创新形式尚无专属监管通道。

香港更倾向于接纳结构清晰、信息披露充分、能在现有牌照制度下被穿透识别的项目。这更像是"金融合规导向下的部分开放",而非对所有创新形式的普遍接纳。

其他备选地如迪拜、葡萄牙、塞舌尔等,要么缺乏成熟金融监管框架,要么合规路径模糊、不可持续。短期可以容身,但难以构建中长期合法性基础。

大恐慌?!新加坡DTSP新规冲击之下,Web3项目能去哪里?

监管趋势与项目应对

DTSP新规代表了一种更广泛的监管趋势:各司法区不再接受"注册地拼图式"的Web3架构,而开始用"人在哪里、事发生在哪里"来界定责任归属。

项目方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已不是"搬去哪儿",而是如何构建一个可被穿透、可被问责、可持续运行的角色体系与权责框架。这考验的是Web3项目的整体"结构能力"。

对投资人而言,判断维度也需升级。除了关注项目本身,还要审视:

  • Token是否具备合法发行路径与依据
  • 控制权结构是否明确,是否存在内部职责交叉或代持隐患
  • 创始人是否面临过度法律风险,其角色是否需被切割隔离
  • 项目是否具备合规融资、发币乃至退出机制

监管正推动Web3市场进入"身份治理"的新阶段。项目方不再只靠"叙事",而要交出结构设计的答卷;投资人也需追问"你准备好被监管穿透了吗?"

DTSP仅是开始,更大的合规回潮正在全球范围内同步展开。Web3项目需要重新审视自身架构,提升合规能力,才能在新的监管环境中寻求可持续发展。

大恐慌?!新加坡DTSP新规冲击之下,Web3项目能去哪里?

TOKEN-1.17%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6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Layer2观察员vip
· 9小时前
法律框架倒是完善了,就看执行效果如何了
回复0
做题家の困惑vip
· 17小时前
币圈又要大地震了
回复0
币本位思维vip
· 08-16 08:32
走着走着新政策就来了
回复0
闪电丢包侠vip
· 08-16 08:32
新加坡搞这么严 直接润迪拜好了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