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ump.fun发币背后的博弈:谁获利?谁接盘?最近一周,市场的焦点都集中在Pump.fun的代币发行上。这场备受瞩目的TGE从6月开始酝酿,在各种猜测和讨论中持续发酵,直到7月12日终于落地。尽管市场对其40亿美元的估值存在诸多质疑,但从实际数据来看,投资者的热情依然高涨。公募额度在短短12分钟内就被抢购一空,甚至有些投资者因为没能参与而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不满。目前来看,Pump.fun的表现还算令人满意。上线后,代币价格稳步上涨,今日更是实现了首次代币回购。然而,这个价格能否持续维持,仍然是许多人心中的疑问。在本轮牛市中,Pump.fun无疑是最成功的应用之一。它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代币发行模式,大大降低了门槛。只需3美元就能创建一个代币,这种诱人的机制即便在MEME热度下降的今天,仍然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从机制上看,Pump.fun采用全程智能合约定价,没有预售和私募,还设置了自动上币流程。这种创新的模式受到市场的广泛欢迎,使Pump.fun成为了本轮市场中的"印钞机"。自2024年1月上线以来,Pump.fun的成绩单相当亮眼。总发行代币数达1144万,使用地址超过2200万,累计收入近7.2亿美元。在收入高峰期,单日手续费甚至达到了543万美元,单日收入峰值更是高达1588万美元。可以说,本轮MEME市场的红利大部分都被Pump.fun收入囊中,并进一步推动了Solana生态的发展。然而,当Pump.fun宣布要发行自己的代币时,市场反应却出现了分歧。一方面,有人质疑其40亿美元的估值过高,认为这可能会透支市场流动性。另一方面,支持者和机构投资者则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最终,Pump.fun的公募在12分钟内就完成了5亿美元的募资额度。多家大型交易所参与了这次公募,而据数据显示,参与预售并完成KYC的钱包地址数为23,959个,成功买入的地址数为10,145个,平均申购额44,209美元。上线后,Pump代币的表现也相对稳定。虽然短期内出现了一些波动,但随后开始稳步上涨。截至目前,代币价格已经从0.004美元的募资价格上涨至0.0066美元,涨幅达55%。然而,这种涨势背后也有一些值得关注的因素。据链上分析,Pump.fun在发币后开始用手续费收入回购PUMP代币。这种操作虽然可以支撑价格,但也难免让人联想到"左手倒右手"的做法。无论如何,Pump.fun的这次发币事件,折射出了当前MEME市场的现状。曾经炙手可热的MEME项目正面临着集体困境,注意力经济的神话似乎正在被打破。在这个关键时刻,Pump.fun的表现将成为市场对注意力经济价值判断的一个重要指标。从目前来看,项目方、公募和私募参与者,以及短期做多的投资者都获得了一定收益。但这种局面能持续多久,项目方能否长期维持币价,仍是未知数。已经有部分大户选择了获利了结,例如某鲸鱼通过多个钱包参与公募,并在短期内全部卖出,获利超过340万美元。与此同时,宏观市场的转好也可能对MEME市场产生影响。以太坊等主流代币的持续上涨,可能会带动相关生态中的优质项目。长远来看,随着降息预期的增强,山寨市场或许还有机会迎来一波小高潮。然而,MEME市场可能会呈现出更明显的两极分化。优质MEME项目可能会因板块轮动而受益,而大多数项目则可能因流动性被抽离而陷入无人问津的境地。尽管MEME项目可能会一直存在,但它们再难重现2024年那样的疯狂盛况。这个曾经被比作"口红经济"和"彩票经济"的领域,正在经历一次深刻的洗礼。
Pump.fun发币引发争议:40亿美元估值背后的博弈与风险
Pump.fun发币背后的博弈:谁获利?谁接盘?
最近一周,市场的焦点都集中在Pump.fun的代币发行上。这场备受瞩目的TGE从6月开始酝酿,在各种猜测和讨论中持续发酵,直到7月12日终于落地。尽管市场对其40亿美元的估值存在诸多质疑,但从实际数据来看,投资者的热情依然高涨。公募额度在短短12分钟内就被抢购一空,甚至有些投资者因为没能参与而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不满。
目前来看,Pump.fun的表现还算令人满意。上线后,代币价格稳步上涨,今日更是实现了首次代币回购。然而,这个价格能否持续维持,仍然是许多人心中的疑问。
在本轮牛市中,Pump.fun无疑是最成功的应用之一。它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代币发行模式,大大降低了门槛。只需3美元就能创建一个代币,这种诱人的机制即便在MEME热度下降的今天,仍然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从机制上看,Pump.fun采用全程智能合约定价,没有预售和私募,还设置了自动上币流程。这种创新的模式受到市场的广泛欢迎,使Pump.fun成为了本轮市场中的"印钞机"。
自2024年1月上线以来,Pump.fun的成绩单相当亮眼。总发行代币数达1144万,使用地址超过2200万,累计收入近7.2亿美元。在收入高峰期,单日手续费甚至达到了543万美元,单日收入峰值更是高达1588万美元。可以说,本轮MEME市场的红利大部分都被Pump.fun收入囊中,并进一步推动了Solana生态的发展。
然而,当Pump.fun宣布要发行自己的代币时,市场反应却出现了分歧。一方面,有人质疑其40亿美元的估值过高,认为这可能会透支市场流动性。另一方面,支持者和机构投资者则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最终,Pump.fun的公募在12分钟内就完成了5亿美元的募资额度。多家大型交易所参与了这次公募,而据数据显示,参与预售并完成KYC的钱包地址数为23,959个,成功买入的地址数为10,145个,平均申购额44,209美元。
上线后,Pump代币的表现也相对稳定。虽然短期内出现了一些波动,但随后开始稳步上涨。截至目前,代币价格已经从0.004美元的募资价格上涨至0.0066美元,涨幅达55%。
然而,这种涨势背后也有一些值得关注的因素。据链上分析,Pump.fun在发币后开始用手续费收入回购PUMP代币。这种操作虽然可以支撑价格,但也难免让人联想到"左手倒右手"的做法。
无论如何,Pump.fun的这次发币事件,折射出了当前MEME市场的现状。曾经炙手可热的MEME项目正面临着集体困境,注意力经济的神话似乎正在被打破。在这个关键时刻,Pump.fun的表现将成为市场对注意力经济价值判断的一个重要指标。
从目前来看,项目方、公募和私募参与者,以及短期做多的投资者都获得了一定收益。但这种局面能持续多久,项目方能否长期维持币价,仍是未知数。已经有部分大户选择了获利了结,例如某鲸鱼通过多个钱包参与公募,并在短期内全部卖出,获利超过340万美元。
与此同时,宏观市场的转好也可能对MEME市场产生影响。以太坊等主流代币的持续上涨,可能会带动相关生态中的优质项目。长远来看,随着降息预期的增强,山寨市场或许还有机会迎来一波小高潮。
然而,MEME市场可能会呈现出更明显的两极分化。优质MEME项目可能会因板块轮动而受益,而大多数项目则可能因流动性被抽离而陷入无人问津的境地。
尽管MEME项目可能会一直存在,但它们再难重现2024年那样的疯狂盛况。这个曾经被比作"口红经济"和"彩票经济"的领域,正在经历一次深刻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