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加密监管格局分化:香港严控稳定币 美国拥抱创新

全球加密监管格局分化加剧:香港新规严苛,美国积极拥抱

8月1日,香港《稳定币条例》正式生效,这标志着全球首个针对法币稳定币的全面监管框架落地实施。该条例要求在香港发行法币稳定币或在境外发行锚定港元价值稳定币的机构必须实行强制持牌制,申请实体实缴股本不得低于2500万港元。

条例规定发行方必须将100%储备资产配置于高流动性资产,如现金和短期国债,这些资产需独立托管于持牌银行。每类稳定币须有独立储备资产组合,确保与其他储备资产组合分隔。发行方需建立完善的反洗钱机制,每日公开储备资产审计报告,并禁止支付利息以防止变相吸储。在赎回方面,用户可无条件按面值赎回法币,发行方必须在1个工作日内处理赎回请求。

香港金融管理局还发布了一系列配套监管文件,包括《持牌稳定币发行人监管指引》、《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指引》等。这些文件对稳定币发行人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尤其是在反洗钱和客户身份识别方面。

根据规定,持牌稳定币发行人需采取有效措施识别和核实稳定币持有人的身份,客户需接受完整的客户尽职审查程序并定期审查。这些信息至少需保留5年。当发现与非法活动相关的钱包地址时,持牌人需进一步调查并核实相关持币者的身份。

这些严格的要求使得香港稳定币在实际应用中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在跨境支付场景中,几乎不可能对离岸账户中匿名持有者的身份进行实时验证。此外,香港稳定币也难以与DeFi协议交互,因为现有交互钱包多为匿名制。

相比之下,美国监管机构近期的态度则显得更为开放。7月31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新任主席Paul Atkins发布名为"Project Crypto"的新政,提出了让美国金融市场全面上链的构想。

这一计划包括多项措施:重新明确加密资产的分类标准,为常见链上经济活动提供清晰的披露规范和豁免条件;赋予Defi等去中心化应用制度正当性;打造"超级应用",允许证券与非证券类型的加密资产在SEC注册的平台上共存交易;引入"创新豁免机制",允许新兴商业模式快速推向市场。

美国的这一举措显示出其正在围绕"加密资产"形成一整套系统性的监管框架,为发展加密产业奠定基础。相比之下,香港和新加坡的监管政策则更注重防御和稳定。

这种监管态度的差异可能与各地区的特征有关。香港和新加坡作为金融中心,更注重维护稳定与秩序;而美国作为全球大国,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主导全球秩序,因此对新兴行业的开放程度更高。

这种监管格局的分化正在影响市场走向。已有部分香港、新加坡的加密项目表示有意迁往美国发展。可以预见,加密行业的"美国中心"格局将进一步强化,美国市场可能成为决定加密项目发展的重要战场。而其他地区或许只能以差异化方式寻求发展。

DEFI0.47%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7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稳定币爱好者vip
· 10小时前
你懂的 香港这是闷声发大财
回复0
炒币老母亲vip
· 08-15 21:35
香港这也太小心翼翼了吧,简直是老母亲养娃
回复0
ApeWithAPlanvip
· 08-15 14:55
港龙还是太保守了
回复0
MEVWhisperervip
· 08-15 14:52
香港又想自己玩一套~
回复0
fren_with_benefitsvip
· 08-15 14:51
规矩这么多 谁还敢玩
回复0
gas_guzzlervip
· 08-15 14:44
我香港现在是要卷死谁啊
回复0
空投猎手vip
· 08-15 14:33
好家伙,香港这是打算把USDT和USDC都赶跑啊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