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D 的全名是 Decentralized Identifier(去中心化身份),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或分散式帐本技术的数位身份标识,它的核心理念是让使用者真正拥有并控制自己的身份资讯,而不依赖单一的中心化平台(如 Google、Facebook、政府资料库等)。
在 Web2 世界中,身份验证往往依赖第三方平台,而这些平台既是守门人,也是资料拥有者,而 DID 的出现,正是要打破这种资料被平台掌控的模式,让身份回归使用者本人手中。
DID 之所以成为 Web3 世界的热门话题,是因为它具备以下关键特征:
自主控制(Self-sovereign)
身份资料由使用者自己掌管,不需依赖第三方机构。
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
身份资讯储存在分散式网路上,而非单一伺服器。
可验证(Verifiable)
透过加密技术与验证机制,身份资讯可被安全验证。
隐私保护(Privacy-preserving)
DID 允许使用者在验证身份时,只提供必要的资讯(如“年满 18 岁”),而不是完整资料(如出生日期)。
DID 并不是单纯的一个身份代码,它其实是一套结合 DID Document(身份文件)与 Verifiable Credentials(可验证凭证) 的系统。
DID:一个独特的识别码,格式类似 did:example:123456789abcdef
DID Document:描述 DID 拥有者的公开金钥、验证方法与服务端点。
Verifiable Credentials(VC):由可信赖的签发者提供,用于证明某些属性(如学历证书、会员资格、驾照等)。
验证流程大致如下:
使用者持有 DID 与 VC
验证方向区块链查询 DID Document
透过公开金钥验证凭证的真伪
完成身份验证
DID 的潜力不限于金融或加密领域,它几乎可以应用于所有需要身份验证的场景:
Web3 DApp 登入
使用 DID 取代传统帐号密码登入,让使用者能够跨平台安全访问去中心化应用。
去中心化金融(DeFi)KYC
DID 可与可验证凭证结合,在保护隐私的同时完成 KYC 流程。
NFT 与数位资产验证
DID 可证明 NFT 的真正持有人,防止假冒交易。
教育与职业证书
学历、职业资格等可透过 VC 形式储存在 DID 中,实现快速验证。
线上投票与治理
在 DAO 与线上选举中,DID 可防止多重投票与机器人操控。
截至 2025 年,DID 技术已逐步成熟,部分知名专案与协议包括:
W3C DID 标准:由万维网联盟(W3C)制定的全球 DID 标准。
ION(Identity Overlay Network):建立在比特币区块链上的 DID 网路。
EBSI(European Blockchain Services Infrastructure):欧盟推动的跨国数位身份基础设施。
Sovrin Network:专注于自主管理身份的分散式网路。
真正掌控个人身份资料
提高跨平台互通性
减少资料泄露风险
符合隐私法规(如 GDPR)
普及度仍低,生态系未完全成熟
使用者需自行管理金钥,遗失即无法恢复
不同 DID 系统间的互操作性仍在发展中
DID 的发展方向可能包括:跨链身份系统:支援多链、多平台的统一身份标准、与 AI 结合:利用 AI 提高身份验证的准确性与反诈骗能力、政府采用:部分国家已研究将公民身份数位化并结合 DID,又或是大规模商业应用:如金融服务、医疗、保险、教育等领域。随著法规完善与基础设施成熟,DID 有望成为未来数位社会的身份标配。
去中心化身份(DID)并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正在改变数位世界规则的基础技术,它不仅让我们重新掌控身份,更能在 Web3 生态中实现真正的自我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