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七月透明度報告發布:穩健實現多維增長
🔹衍生品交易量達 7,400 億美元,市佔率攀升至 11%,創年度新高🔹Launchpad、Launchpool 全面爆發,超額認購率高達 7325.60%,高峯 APR 超 4500%🔹Gate Alpha在7月份上線了超過400個代幣,空投數量及獎勵持續刷新紀錄🔹儲備金總規模達 105.04 億美元,$GT 累計銷毀超 1.8 億枚
Gate 將繼續以強勁增長拓展全球生態布局,致力於爲用戶打造更安全、高效、充滿活力的數字資產生態系統。
完整報告詳見: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650
#美联储终止新型活动监管# 2025年8月15日,联准会悄然宣布終止“新型活動監督計劃”(Novel Activities Supervision Program)。這是一項自2023年起,專門用於監管銀行涉足加密資產、穩定幣、DeFi 相關活動的特殊審查機制。消息一出,整個加密圈炸了鍋。
這背後,釋放了哪些信號?是合規監管的松動?還是權力重構的開始?
這項“新型活動監督計劃”到底是啥?
2023年,受硅谷銀行、銀門銀行等多家“與幣共舞”的金融機構崩盤影響,联准会啓動該計劃,專門用來監督銀行涉足加密托管、穩定幣發行、鏈上結算等新型業務。目標是確保傳統銀行不會在不設防的情況下“闖入加密世界”。
這相當於是一道額外的“閘門”,讓傳統金融機構想碰幣圈,先過“專項審查”。
爲啥現在突然取消?
联准会給出的官方理由是:“經過兩年實踐,我們對這些新興活動已有足夠了解,可將監管任務並入常規體系。”
這就像老師說:“這門實驗課程,我們研究得差不多了,不單獨開班了,放回主修課表。”但我們都知道,背後一定還有別的原因:
行業變化: 近一年合規化步伐加快,BlackRock、富達、貝萊德等傳統巨頭不斷入場,“加密=高風險”的觀念逐漸松動。
政治博弈:選舉年臨近,監管趨緩可視爲一種“親商”姿態,爭取科技與金融兩方選票。
監管協調:美國的監管體系本就多頭:SEC、CFTC、OCC… 把一部分權限交還給常規機構,也是權力再平衡的表現。
這事對加密行業影響有多大?
✅ 對行業是重大利好
銀行無需再因涉幣業務“額外過審”,降低了合規成本,對托管、支付、穩定幣銀行帳戶開放等利好。合規敘事重新抬頭,联准会這一舉動是美國官方首次用“行動”而非“表態”,釋放“加密不是洪水猛獸”的信號。
⚠️ 但別過於樂觀
監管並未放松,只是轉回主線。未來監管仍會通過其他通道發力,比如穩定幣立法、證券屬性審查等,不是“撤防”,而是“換崗”。
總之,联准会的這次“松手”,不是放棄監管,而是讓加密行業逐步走入制度化軌道。它標志着——加密行業正從“實驗對象”變成“標準業務”。這場“軟著陸”,或許正是新週期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