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加密監管格局分化:香港嚴控穩定幣 美國擁抱創新

全球加密監管格局分化加劇:香港新規嚴苛,美國積極擁抱

8月1日,香港《穩定幣條例》正式生效,這標志着全球首個針對法幣穩定幣的全面監管框架落地實施。該條例要求在香港發行法幣穩定幣或在境外發行錨定港元價值穩定幣的機構必須實行強制持牌制,申請實體實繳股本不得低於2500萬港元。

條例規定發行方必須將100%儲備資產配置於高流動性資產,如現金和短期國債,這些資產需獨立托管於持牌銀行。每類穩定幣須有獨立儲備資產組合,確保與其他儲備資產組合分隔。發行方需建立完善的反洗錢機制,每日公開儲備資產審計報告,並禁止支付利息以防止變相吸儲。在贖回方面,用戶可無條件按面值贖回法幣,發行方必須在1個工作日內處理贖回請求。

香港金融管理局還發布了一系列配套監管文件,包括《持牌穩定幣發行人監管指引》、《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指引》等。這些文件對穩定幣發行人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尤其是在反洗錢和客戶身分識別方面。

根據規定,持牌穩定幣發行人需採取有效措施識別和核實穩定幣持有人的身分,客戶需接受完整的客戶盡職審查程序並定期審查。這些信息至少需保留5年。當發現與非法活動相關的錢包地址時,持牌人需進一步調查並核實相關持幣者的身分。

這些嚴格的要求使得香港穩定幣在實際應用中面臨諸多挑戰。例如,在跨境支付場景中,幾乎不可能對離岸帳戶中匿名持有者的身分進行實時驗證。此外,香港穩定幣也難以與DeFi協議交互,因爲現有交互錢包多爲匿名制。

相比之下,美國監管機構近期的態度則顯得更爲開放。7月31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新任主席Paul Atkins發布名爲"Project Crypto"的新政,提出了讓美國金融市場全面上鏈的構想。

這一計劃包括多項措施:重新明確加密資產的分類標準,爲常見鏈上經濟活動提供清晰的披露規範和豁免條件;賦予Defi等去中心化應用制度正當性;打造"超級應用",允許證券與非證券類型的加密資產在SEC註冊的平台上共存交易;引入"創新豁免機制",允許新興商業模式快速推向市場。

美國的這一舉措顯示出其正在圍繞"加密資產"形成一整套系統性的監管框架,爲發展加密產業奠定基礎。相比之下,香港和新加坡的監管政策則更注重防御和穩定。

這種監管態度的差異可能與各地區的特徵有關。香港和新加坡作爲金融中心,更注重維護穩定與秩序;而美國作爲全球大國,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主導全球秩序,因此對新興行業的開放程度更高。

這種監管格局的分化正在影響市場走向。已有部分香港、新加坡的加密項目表示有意遷往美國發展。可以預見,加密行業的"美國中心"格局將進一步強化,美國市場可能成爲決定加密項目發展的重要戰場。而其他地區或許只能以差異化方式尋求發展。

DEFI-3.43%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5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ApeWithAPlanvip
· 5小時前
港龙还是太保守了
回復0
MEVWhisperervip
· 5小時前
香港又想自己玩一套~
回復0
fren_with_benefitsvip
· 5小時前
规矩这么多 谁还敢玩
回復0
gas_guzzlervip
· 5小時前
我香港现在是要卷死谁啊
回復0
空投猎手vip
· 5小時前
好家伙,香港这是打算把USDT和USDC都赶跑啊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