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七月透明度報告發布:穩健實現多維增長
🔹衍生品交易量達 7,400 億美元,市佔率攀升至 11%,創年度新高🔹Launchpad、Launchpool 全面爆發,超額認購率高達 7325.60%,高峯 APR 超 4500%🔹Gate Alpha在7月份上線了超過400個代幣,空投數量及獎勵持續刷新紀錄🔹儲備金總規模達 105.04 億美元,$GT 累計銷毀超 1.8 億枚
Gate 將繼續以強勁增長拓展全球生態布局,致力於爲用戶打造更安全、高效、充滿活力的數字資產生態系統。
完整報告詳見: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650
Web3程序員謹防法律風險:技術中立性存誤區 合規自保刻不容緩
Web3程序員被跨省抓捕案引發的思考:從業者面臨的法律風險
近期,一名數字錢包公司的技術員工被異地公安跨省抓捕,理由是該錢包平台的部分合作商戶涉嫌開設網路賭場。這名員工作爲技術後臺維護人員,被以涉嫌"幫助信息網路犯罪活動罪"帶走調查。此類案例在Web3領域並不少見,也暴露出從業者普遍存在的法律認知盲區。
法律風險盲區之一:技術崗位的潛在風險
許多技術人員認爲"只是按需交付代碼,使用方式是客戶的事",這種觀點實際上誤解了"技術中立"原則。在我國當前司法實踐中,構成犯罪的關鍵不在於是否親自實施違法行爲,而在於所提供的"技術服務"是否對上遊犯罪起到了"實質性幫助"的效果。
如果技術工作客觀上起到了爲犯罪活動"降低門檻"的效果,比如提供匿名轉帳、混幣功能、規避KYC的手段,那將不再被視爲"中立",而可能被認定爲"協助"。
法律風險盲區之二:小平台員工的風險暴露
相較於頭部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缺乏合規機制的小型Web3項目更容易成爲執法機關的打擊對象。主要原因包括:
雖然近期出臺的政策強調保護民營經濟組織及其經營者的權利,但這類保護主要針對合規經營的實體企業。對於處於法律灰色地帶的幣圈項目,由於缺乏合規背書,其爭取政策豁免或維權空間相當有限。
法律風險盲區之三:遠程高薪工作的潛在危險
許多技術人員被"遠程辦公+高薪"的條件吸引,卻忽視了一些明顯的風險信號:
這些特徵往往暴露出"高風險平台"的共性。然而,許多技術人員由於缺乏風險防控意識,很少主動審查平台的合規性,直到出現問題才意識到自己已踩入灰色地帶。
Web3技術人員如何合規自保?
爲保護自身權益,Web3技術人員應建立基本的法律風險意識與合規防控思維。在接觸或入職任何Web3項目前,建議從以下幾個關鍵點進行判斷和自查:
入職後,應與高風險功能模塊保持距離,特別是涉及混幣、匿名轉帳、隱私幣,以及繞過KYC、黑名單屏蔽等機制的開發。
在簽署技術合作協議或外包合同時,建議明確約定:
如對項目的合法性、合規性存有疑問,建議及早尋求專業律師團隊進行"項目合規體檢"。這不僅能及時發現潛在法律風險,也能幫助技術人員評估自身角色可能承擔的刑責邊界。
結語
Web3從業者應清醒認識到,我國執法者在處理技術與法律邊界問題時,往往傾向於從技術工具的實際用途及其社會影響來評判一行爲是否危害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
希望每一位在新技術浪潮中前行的從業者,都能更穩健、更清醒地邁步向前。在擁抱創新的同時,也要時刻警惕潛在的法律風險,爲自己的職業發展構築堅實的合規防線。